2023 年终总结(下)社区志工、旅行、朋友

2023/12/31

《纳瓦尔宝典》的作者总结了一条幸福公式:幸福 = 健康+财富+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今年因社区志工的出差加上和家人旅游,粗略计算飞了 120+ 小时。特别是经过疫情三年,我想每个人都更加珍惜线下交流的机会,而我则更加主动去寻求这样的沟通场景。成为 Android GDE 后,也给了很多这方面的机会。下半篇的主题就围绕着这块展开。

技术会议 / 社区志工

四月,阿姆斯特丹

四月在阿姆斯特丹参加 Kotlin Conf 则让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参会体验,我单独写过一篇参会体验。两三点简易概括就是:

  • 主题质量极高,包括讲师的经验水平,内容新颖度、广度。
  • 会务质量极高,地方漂亮且不拥挤,现场的其他活动组织包括拼图、休息室聊天、夜晚 party 都超赞,还有很热情的咖啡师、调酒师,餐点也显著超越了普通欧洲路边的餐馆平均水平。
  • 社交质量极高,你可以听到很多欧洲小公司的业务故事,开源牛人的最新探索方向,和一些想见面很久的人交换联系方式、聊聊全球的行业和市场情况。我个人还去找一些前辈探讨了我的书稿和目录,包括 Google AS/AGP 团队的技术经理等。

五月,线上

五月我和一群 Android 的构建专家在 Google 和 GDG 社群的支持下,组织了“社区说 - AGP 编译构建”专场。今年作为志工讲的线上分享就这一场,但这场分享我尝试了很多新东西,从策划主题、找讲师,到自己做主持人&讲师双重角色,以及增加了所有讲师一起的圆桌论坛,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体验。或许是去年和锦江(勾股)大哥的播客节目启发了我,勇于去尝试一个小型线上分享会的方方面面。这里也感谢之前 Google 的社区工作人员 Lily,我提出的选题以及圆桌形式都得到了她的肯定,给了我机会去尝试。

周全、虾哥、小灵通的支持让这次直播更加丰富,从点到面,在一场直播里能同时看到深度和广度,实属难得。我们最初的目标就很明确说给更多可操作的内容,而不是宣传我们公司技术多厉害,一张架构图讲半小时。这次分享的重播和所有 Slides 可以在这里找到。

七月,杭州

这一年 Google 中国做了几场与出海有关的活动,很荣幸能在杭州场和当地的开发者分享国际化的 App 设计心得。我本身并非在中国大陆做出海的项目,但因为同时有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市场工作经验,又是美企的业务背景接触到了中亚和拉丁美洲的情况,加上对 Accessibility 支持的长期投入,所以觉得算是有点小经验可以分享。这也是继去年之后第二次分享出海的 App 设计相关内容,更聚焦到文化习惯、行为观察、法律法规所产生的影响,用生动的案例去引导大家思考。

做代码之外的分享非常挑战自己的视野广度,以及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群沟通,包括 UI/UX 设计师,产品负责人、运营人员,增强不同受众的理解。虽然我在本科学习过相关的设计基础,但还是特别紧张。此外也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讲这么大规模的线下活动(200人),并且没有提词器没有副屏幕需要全脱稿对着身后的大屏幕讲。所以在酒店时候,几乎全在自我彩排演练。

这次分享也让我接触到了很多不同行业的人,广告、短剧、教授等等。就是会议时间比较紧凑,自由交流的时间稍微少了一点。非纯技术会议的随机交流无疑是会给工程师带来很多启发,有一定的视野扩展和信息差抹平,比如那个时间点就已上线出海短剧 App 的团队应该算赶早的了,到 2023 年底这个趋势就有些泡沫的味道。

九月,上海/加州

九月感觉特别忙,先是在上海参加了 Google IO Connect,以及大中华区社群的 Mixer 交流会,前后差不多 5 天时间。今年因为疫情刚恢复,Google IO 并没有邀请多少社区的伙伴去总部参与 IO;他们换了一种方式,把很多 Google 的工程师和经理派到了各大洲,每个洲办 1-2 场的 IO Connect 会议。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大家可以更近距离的体验 Google 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并且与他们的员工直接对话。社区这边大陆、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的朋友们都来到了现场,当时现场黑色衣服的就是 Google 的员工,红色的则是社区志工(GDG 组织者和 GDE 们)。

IO Connect 现场真的超级酷,Google 租下了世博园的一栋楼,规模浩大。讲师来自世界各地,但所有与会者配给了实时翻译的耳机,让不会英语的朋友也可和讲师轻松互动。除了听分享,更重要的是去 Google 各个产品的展台玩,有最新的 Pixel Fold,有 3D 交互的 Geo Spatial 工具等等,同时 Google 还安排了 office hour,可以预约和相关产品的负责人直接对话。此外还有文化传承、科技行业女性、社区分享等等不同的主题分享,以及一些企业邀请的内部研讨会。

那两天确实花了大量时间在找各种交流的机会,不仅见到了很多江浙沪的本地开发者,像 Android 这边的曹立成老师以及他的粉丝们(笑),还有 ML、Flutter 的各路豪杰。此外,认识了许多各个地方地方来的社区志工,第一天中午拉着乔禹昂和香港、台湾的朋友们一起吃饭,大家聊了一个多小时,这其实也为年底禹昂去香港、我去台湾分享埋下了种子。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和 Android Studio 的产品经理 Paris 讨论如何回答一些 AGP 升级困难的问题。最后的下午,还认识了前 GDG 志工、现就职新闻媒体的 Safari 老师,以及来自天津 GDG 的几位朋友——像是津津乐道的主播朱峰、姝琦等等。

之后的 Mixer 内部会议,更是让我们深入听到了很多高质量的内容。GDE 分会场的分享中学到了很多如何高质量地组织自己的 slides/talk 的技巧;和 Android 产品/布道团队交流则是和各位 Android GDE 一起贡献了诸多本土的开发痛点;团体的开发者故事分享中,还听到了来自亚洲几个不同地区的开发者社区故事,借助 GDG 社群的力量做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社会公益)。

隔周又去了硅谷参加 Devfest - Experts BootCamp,它既是全球 GDE 的聚会,亦是 Devfest 的一次前哨准备。在成为 GDE 前我参加过两三次新加坡的 Devfest,活动都挺热闹的,但没有想过上去做分享。今年去 Google 总部听了听官方的布道师怎么做一些热门主题的分享,近距离和他们有深入问答、交流。我在大屏标准、AGP 里的新插件、Compose 多平台等各方面都表达了一些疑惑和建议,并且也收获了来自官方的一些答案。后面 Devfest 我的演讲内容并非这些主题,但了解不同技术背后设计的理念,其实也是为很多线下技术交流时的问题做准备。毕竟,我无法在工作和个人项目中实践所有的新技术,而这种官方技术人员直接来和你面对面授业解惑的机会很难得。

这个交流会并非只有主题演讲和问答,还涉及到了各个行业的实际开发痛点讨论(是的,按行业解决方案的思路来聊),前一晚和当天结束后的两个 happy hour 自由交流。我在酒店的时候认识了一些亚太、非洲的 GDE 们,了解了一些当地 GDG 组织的运行情况。之后在会场又认识了负责支持 GDG 和 GDE 内容运营的朋友,讨论了小众内容的输出、宣传,技术出版的种种策略,真心感谢当时他们的建议和鼓励,我后在写 Book Proposal 时有信心得多(虽然还不确定最后会如何出版)。有趣的是还认识了一位刚从 Twitter 跳去 Toast 的架构师,目前负责 Android 的 CICD 等基建,听她讲了一些导航相关的设计故事。

十二月,台北

在上海的 Mixer 会议结尾,有一个 GDE 和 GDG 的 Match 环节。在 Devfest 前的两三个月,每个 GDG 社区就已经确定了大致的主题类别,GDE 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例如所属区域、想与哪里的开发者交流、主题匹配度等等,提前与相关社区进行沟通,大家一起合作办好 Devfest 活动。我的 Profile 目前放在福建,因为之前结识了圣佑并且前司有很多台湾朋友,所以对和台湾的开发者交流特别感兴趣。这次能提前在线下和台湾多个 GDG 的组织者交流,真的帮了大忙,有机会了解到台湾七个 GDG 的情况,包括地域特点、主题侧重等,并且加上了联系方式及时沟通后续时间的调整。

转眼到了十一月,我最后确定做的两场分享分别是台中和台北。 这回分享的主题是 Ten Years into Android Gradle Plugin: Unraveling the Mysteries of Gradle,讲述 AGP 在过去十年经历的变迁以及如何针对他们学习之旅中的核心难题进行解答。而对我个人,不仅是给自己十年使用经历的一个回顾和输出,也尝试突破舒适圈,全部使用台湾的技术术语来完成这次的分享。长达两周的 Slides 准备外加额外一周的 notes 整理与术语检查,我个人对最后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台北场因为我是去线下,得以站在台大的讲台上做了一次分享,很多台湾在地的讲者也都为这样的人生体验感到兴奋。很开心我的那场直接坐满了一个教室,还有朋友是站在后门口听的。两次分享的现场都有超过三个以上的问答(包括台上台下),内容有其独特性,大家也都夸我 Slides 做的很漂亮。

旅行 / 新友老友

一月回中国期间,顺便去了趟广州和上海。先在广州见了张林,当时他打印了两个用我头像做的扇子在机场接机,非常中二。去他那蹭吃蹭住,参观了他的小工作室,看他做的各种新玩意和硬件工具。其实非常熟悉的人,就不会说出好羡慕什么的话,更是替他开心能找到一个时隔多年重新开始的爱好。人一定要为这些爱好而活,而我从他人的愉悦、专注、行动力上汲取到了自己的行动力能量。

时隔多年又去广州,感觉节奏依旧是比较慢的。老城区慢慢散步的人,草坪上晒太阳的人,巷子里的小店等等,感觉生活气息很足。

之后在上海见了乔老师、虾哥、智哥、小灵通、轲爷等等一行人,他们是早期帮我的书《Android 构建与架构指南》做审阅的核心人员。特别感谢小灵通,给本书提供了非常多的反馈和建议。这些朋友身处的环境竞争更激烈,做的事情比我更“一线”,规模也更大,有特别多难得的经验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后期我的“Android x 英语资料”小群规模逐渐扩大,电子书专栏得以售出百多本,也得益于很多朋友的引荐。基本上现在达到了当初预期,有一个上百人的小群体,且多数人都有深厚的相关经验,可以经常聊聊架构、构建、以及国外 Mobile 开发热点的讨论等等。

在上海最后的时间去了一趟 Google 陆家嘴的办公室,见到了树哥和陈卓老师。之前做外企工作系列播客节目时,就一直想和树哥聊一期,这次线下见面后也终于促成这次节目的录制。陈卓老师则是久闻其名,国内做 Android 方向开发的朋友基本都知道他,之前因为想了解 Developer Advocate 的职业发展路线,还和他线上聊过两次。P.S. 初次尝试 Google 的食堂,非常满意哈哈哈哈哈。实际上,这些吃饭时随口聊聊的天,有时候比去听一些分享更有收获。我们了解到的不止是知识,还有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本身,以及更综合的视野。树哥以前在法国的留学与工作经历、陈卓老师之前在新加坡的工作经历,都让人看到了人生发展的不同可能,也更相信丰富的体验是宝贵的财富。

四月和女朋友第一次去了欧洲,除在阿姆斯特丹参会,还去了德、法。在巴黎时住在塞纳河畔,美不胜收,时而绵绵细雨,去甜品店小憩一会;时而春风拂面,骑车沿河欣赏。在柏林时则有更多美食体验,本地菜系、邻国菜系、欧洲的中餐等等。当时的运气挺好,没碰上法国罢工,也没有街道垃圾的堆积问题,人和行李都完好得回来了。如果按长期定居的感觉来说,我们觉得巴黎不算太适合我们,亚洲面孔加上讲英语会在餐馆里碰到歧视的问题,明显不爱提供服务、也懒得解释一些菜的内容给我们听,而其他小店里英语沟通则不是很顺利(例如一些 Bakery Shop)。阿姆的电子支付便捷,英语普及度高,互联网公司不少,自行车均速感觉比巴黎慢一点,感觉生活工作都挺惬意,但奈何有些美食匮乏,外头吃了几顿都感觉很一般,个人最佳体验竟然是 KotlinConf 里的食物供应商。柏林相对来说是比较平衡的,可能城市不如其他两个漂亮,但胜在食物、交通、工作机会、语言沟通等等好像都没有特别短板。在柏林和一位多年网友见了面,他是不打算深入学德语的生活代表,大部分时候使用英语,并且稍微懂的一点生活常用的德语单词,一样可以在定居两三年后换蓝卡。

七月去杭州时,因为会场离阿里西溪园区不远,所以顺便见了一些老同学、老同事,甚至还见到了当时在阿里时的健身教练。大家变化都挺大,有的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有的面临职业转折点。在大学室友的新房住了一晚,两人聊到了凌晨一点才去睡,有特别多回忆,也对现状有一些平淡的包容。比起当年本科毕业时,现在有更多的同学、朋友到了互联网行业,虽然过去一年裁员消息不断,但这依旧是一个趋之若鹜的机会,大几十万的年薪仍然是前 0.1% 的存在。而阿里加班情况似乎也没有增长趋势了,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至少每天能比前几年少 1-2 小时吧。

之后和家人旅游去了一趟吉隆坡和马六甲。对吉隆坡的旅游印象非常一般,不干净的民宿(被子有过重的香精味,睡完三人长疹子,地上蟑螂乱跑),景点有占好位置不让你拍照的“摄影师”,多数景点都很无聊,物价又起飞,吃了几家不同的榴莲摊子,比槟城贵、都快赶上新加坡了。好在包车师傅有基本的素质可以讲多门语言,不然体验可能更差。

九月在上海时,“重新认识”了多位 Android GDE。先是见到郭霖、朱凯、叶楠,之后还遇到拭心、王鹏、凌越。线下交流时发现和网路上的印象很不一样,也就朱凯老师平时出镜比较多所以区别不大。例如郭老师,在网路上发言可能比较集中在他自己的公众号,线下时我们从 Android 基础聊到图书出版,再到过去的成长经历等等。后来去美国时,我们两又在酒店房间里又聊了一个多小时,包括他与人合作出英文版《第一行代码》的经历,工作生活的平衡等等。

来自新疆的一些朋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阿力在网路上自学英语和编程,来到上海工作并且成为 GDG 组织者,能流畅地使用英语和各类外国嘉宾进行交流。还有来自高校的老师们,天津的王老师、厦门的吴老师,和他们交流可以获得一手的体验,像学校里的教学和实践的侧重点、学生找工作都去哪里,能侧面了解到目前的市场情况。最后,也特别开心能和第一天一起吃饭的香港台湾 GDG/GDE 朋友能有后续交流,特别是 Leonardo、Minna、Tim,他们带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扩展了交流圈。最后一晚我和禹昂邀请 Minna、Tim 一起录制了一期 podcast 作为整个活动的结尾。

之后去加州时,除活动外的交流分成了三个部分。前面几天和同在新加坡的 Crown 一起租车去优胜美地爬山,活动后又一起去 Google 和 Facebook 的办公室找朋友见面叙旧。在活动那两天又再次见到了 Tim,并且一起在 Google 的办公室录制了一期简短的 Podcast,聊了聊活动现场的盛况和体验。最后两天去找了在 Android OS team 的 Hai 和 KotlinConf 认识的 Chao,聊了很多工作以外的事情,体验了比较本地的美式馆子和中餐馆子。大部分时间靠朋友开车、Uber 打车才得以方便地出门,有一些不适应。唯独第一天去敝司 foster city 总部是走过去的,而路上看到了各种漂亮的湖泊和精致的独栋,很是心水。

年尾和女朋友又去了香港和日本(奈良宇治京都大阪)。香港的美食水平是我心里今年出行的顶配了,这两年看了比较多的香港 Youtuber,不管是本地美食指南或者出国游玩体验,都和我个人的喜好比较接近,不喜辣的南方人真的难以抗拒。从大酒店到小餐室,很少有能挑出明显毛病的店,而且这么多年去了这么多次,还是每次都很惊喜。在港还遇到了正好也来旅游的关同学,之前在上海没约成算是弥补了遗憾。这次在港也是首回体验了本土的演唱会,MLA 的现场让人爱的不要不要,比 CD 有趣味!日本则是快成了每年去一回的保留节目,可以玩的地方太多,各个地方的品牌特色都不尽相同,而今年除了观光、美食,还多关注了下日潮和户外,SGD:JPY 1:110 的汇率在日本购物真是塞爆行李箱才回来了。轻薄实用的冲锋衣、环保袋在新加坡的雨季可以说是帮了大忙。

最后是十二月台北的人文之旅,除了当天在台大的活动,加上前一天自己去大稻埕和庙宇,剩下的时间全在和社区的小伙伴们一起聊天一起玩。特别感谢 Dion、志刚、Hank、Ahdaa、Recca、圣佑、以及更多更多在场的每个朋友,台湾开发者整体都特别热情,社区氛围和志工团队的互帮互助令人钦佩。

在新加坡的第五年

今年总算是能完整体会到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优势,加上快捷高效的机场才让我能在一年内轻松旅行多次。另外一年内在本地看了近十场的演唱会,虽然没什么娱乐产业但不少港澳的艺人都会选择这里作为巡演的一站。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本地的通涨,以及不见长的工资。

最后,还没想明白新的一年要做什么。


评论和交流请发送邮件到 [email protected]

Wechat Donate QACode
通过微信扫描赞赏码赞助此文